南京大屠杀为什么是全人类的伤痛?

靖西网贝贝壳 2022-12-14

维护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真实性不仅仅是中国一国之事,更是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与民众的共同责任。它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更是全人类的伤痛。

来源:中国新闻社

中新社记者:钟升

全文字数:1531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发生于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悲剧之一。为什么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中华民族,更是全人类的伤痛?为何要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携手还原南京大屠杀史实真相?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张生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就上述问题做出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南京大屠杀惨案已过去85年,为什么应让更多海外人士了解这段史实和真相?

张生: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二战中日本的受害国提起了一系列诉讼。但法庭最终决定,以南京大屠杀作为审判日本在二战期间针对平民和战俘犯下的普通战争罪的唯一一个大案件。

日本右翼难以推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侵略他国的指控,因此决定“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企图通过对南京大屠杀这个案件翻案,从而否定整个东京审判。

所以说,维护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真实性不仅仅是中国一国之事,更是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与民众的共同责任。它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更是全人类的伤痛。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梅汝璈之女梅小侃参观专题《正义的审判——纪念东京审判宣判71周年专题展》。富田 摄

中新社记者:您怎样评价当下南京大屠杀史实的海外传播情况?

张生:在南京大屠杀发生的1937年12月至1938年春季,《纽约时报》《读者文摘》《泰晤士报》及美联社、路透社等欧美主流媒体对其进行了报道。罗斯福、斯大林等政要都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发生。

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扶持日本作为盟国,并推动西方世界忘却以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日本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

同时,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日本社会“右转”,右翼政客通过种种手段混淆事实,企图消解史实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影响东亚之外的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真实性的判断。

在南京大屠杀研究方面,中国花了很大力气补课。经多年努力,在史实研究和海外传播上有了一些成果。但同纳粹犹太人大屠杀的传播力度、与公众期望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如何让全世界对南京大屠杀这一中华民族伤痛有强烈感知和记忆,是当下非常重要的课题。

《日本侵华图片史料集》等文献书籍。刘可耕 摄

新社记者:海外对战争与和平记忆的传承与传播有哪些启示?应怎样更好向海外传播南京大屠杀史实?

张生:战后,欧美花费诸多心力进行史料积累,并更早地进入到研究与教育阶段,在战争记忆的公众教育上,摸索出很多方法值得借鉴。譬如,有必要引入欧美一些和中国实际情况兼容的教育方式,分阶段、分人群,潜移默化地进行大屠杀的史实教育。

多年来,日本右翼早早地将他们的一些书籍翻译成英文,免费发放给欧美学者,试图通过小动作让欧美学界同意他们的某些观点,逐步消解南京大屠杀的整体叙述。

向全世界传播南京大屠杀史实,离不开国际友人相助。目前,海外很多人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来自华人作家张纯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杀》。这部作品能获广泛传播,得益于以纯正英文书写、通过欧美话语体系完成。这提示我们:要多支持各国友人用他们本国语言,讲好南京大屠杀的史实。

“张纯如公园”在美国圣荷西揭幕,人们向刻有张纯如生平简介的纪念碑献花。刘关关 摄

在大屠杀发生时,拉贝、马吉、魏特琳、卡尔·京特与辛德贝格等国际人士收容难民、为大屠杀留下珍贵影像证据。小野贤二、松冈环等有良知的日本友人也积极投身南京大屠杀史实研究,通过访问日本老兵,获取了大量加害者视角的证据,他们的行为令人崇敬,对史实的坚定维护弥足珍贵。

我们还要探索多样传播方式,图片展览、艺术作品、电影呈现,同样能起到好的传播效果。支持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在德国海德堡市设立博物馆、创作歌剧《拉贝日记》在欧洲巡演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来自中国江苏的原创歌剧《拉贝日记》登陆德国柏林国家歌剧院。江苏大剧院 供图

南京大屠杀的史实研究与传播需要美国视角、需要德国视角,也需要日本视角等。向世界讲好南京大屠杀史实,注定是要花费几代人时间的长期任务。我们应和全世界追求正义、追求和平的人携手合作,一道把这件事做好。


受访者简介:

张生,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新中国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历史学会副会长。在《求是》等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等著作10余种(含合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专项工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10余项,担任《南京大屠杀史料集》(72卷)副主编。

浏览14811 / 回复0
举报内容
返回 [发帖] 发回复:评论……

+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