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靖西小山沟德周的养牛大产业

靖西网温柔戏命师 2021-07-14

习惯了整天穿梭在靖西山野里的人,第一次来到魁圩乡德周村,还是忍不住要感慨一番:”这路——太弯了,吐得胆汁都要没了;这山沟——太深了,看一眼能头晕转向……”德周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一个“苦”字。这里离县城远,离乡政府远,我们跟着车子在山间绕了很久,才到达德周村村部。一下车,一阵阵牛屎味就扑面而来,记者赶紧捂住鼻子,该村第一书记黄日照说:“有点臭,但这味道对村民来说可是钱的味道。”

德周村正在统筹将这些闲置民房扩大养牛产业

这不,有村民韦大叔赶着一群黄牛从身边走过。“大叔,您这些牛,如果卖的话,一头能卖多少钱?”“一头赚个几百块基本没有问题。”韦大叔一边乐呵呵地回答我们的问题,一边吆喝着将牛群往山脚的产业路上赶。黄日照告诉我们,韦大叔得趁早把牛群往山上赶,傍晚才把吃得肚子圆滚滚的牛儿们赶回家,这是德周村的村民养牛的一个原始模式——散养。除了散养,德周村还有另一个方式养牛——圈养,当地圈养的“牛人”就是该村的致富带头人韦世丙。

韦世丙家的牛棚

“有一回,一个村民家中五头牛都生病了,用尽办法治疗依然无效后,他看着奄奄一息直摇头。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买了过来。自己上山采草药,认真熬制药汤,给每一头病牛都进行了贴心地治疗。几天之后,病牛都好了。我养了几天,运到牛市去卖,一下子就赚了好几千块钱。”讲起养牛的缘由,韦世丙满脸笑容。早些年,年轻力壮的韦世丙想过很多脱贫致富的办法,去广东打工,跟人家搞建筑,做零工,都不长久。唯一呆得比较久的地方是一个养殖场,韦世丙在那里不仅仅是一个饲养员,还偷偷地学习养殖场的饲料配备方法,也学习生病动物的治疗方法。

  2019年,在帮扶人的帮忙下,韦世丙参加了县里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养牛技术也得到了提升。回村后,他马上发展养殖肉牛,并很快实现了脱贫。

2020年6月,韦世丙办理了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加上积蓄,投入近20万元建起了大牛棚,扩大了养殖规模,当年实现养殖收入11万元。今年以来,肉牛出栏30多头,预计全年收入20万元,脱贫成效稳步提升。心思活络的韦世丙又有了新计划:再贷款20万元,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达到年存栏30头优良能繁母牛的目标。据悉,金融部门已受理并为他发放了15万元贷款。

当前,德周村的养牛户47户,存栏150头。其中圈养户一户(韦世丙户),存栏15头。德周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到位后,积极和村“两委”谋划本村产业规划,结合村民养牛传统,大力发展壮大养牛产业。按照“村集体+致富带头人+农户+基地+金融”的合作模式,利用新村闲置民房和流转土地集中种草养牛。项目投产后,可容纳存栏400多头牛,预计年收入500万元,实现多方合作共赢,产业兴旺的目标。小山沟的养牛事业将要“犇”起来了。

浏览23299 / 回复5
举报内容

竖线全部回复

2021-07-14
真香啊
回复
1
2楼 浊酒
2021-07-14
牛牛牛
回复
1
2021-07-14
真牛
回复
1
2021-07-14
回复
1
2021-07-14
走,回村养牛
回复
1
返回 [发帖] 发回复:评论……

+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