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科举考试程序

靖西网笑掉牙 2016-10-28
      第一步——童试。考生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童生。童试由州、县长官主考,通过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获得秀才资格后,才能参加高一级考试。
      第二步——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固定考期定在农历8月,故又称秋闱。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第三步——会试。是中央级的考试。于乡试后的第二年的农历2月在京举行,故又称春闱。参加会试的是全国各地的举人。会试录取后被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第四步——廷试,也叫殿试。在会试之后举行,一般在农历4月。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只设策问一场,要求考生当场交卷。参加殿试的贡士均能获得进士资格。殿试考中称甲榜,或甲科。出榜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有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浏览44024 / 回复2
举报内容

竖线全部回复

1楼 高甜
2016-10-29
    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先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科举制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衰弱,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科考试正式废止,历经1300余年。科举是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要影响。
回复
1
2楼 hlx88896
2016-10-29
就是因为估代是这样子,才导致现在变态式教育
回复
1
3楼 JX6677353
2016-10-29
嗯嗯
回复
1
返回 [发帖] 发回复:评论……

+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