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自办宴席注意事项
家庭有办宴席一般存在食品加工场所狭小,设施简陋,容器,用具生熟不分、清洗消毒不彻底;操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高;热食凉菜制作、储存不当,隔顿、隔夜加热不够彻底等问题,加上家庭自办宴席冷藏条件不达标,致病菌易于生长繁殖,使得家庭自办宴席极易发生食物中毒。
鉴于家庭自办宴席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建议广大居民尽量选择具有资质的餐饮单位举办宴席。确实要自办宴席的家庭,应注意一下几点。
食品加工场地要与加工的品种和数量相适用,并保持整洁、卫生。
餐具和接触熟食的用具、容器在使用前须严格清洗消毒,最好是煮沸或蒸煮消毒,消毒时煮沸或蒸汽应保持10分钟;使用化学消毒的,应达到消毒剂说明书中规定的浓度和时间要求,消毒后要妥善保管,防止污染。
应在冷藏条件下储存容易变质的食品,原料和熟食;配备足够一餐使用的餐具,避免因餐具数量不足而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具。
食物须烧熟煮透,饭菜应尽量做到当餐加工、当餐食用;不能当餐食用完的应及时冷藏,并在下一餐食用前回锅加热彻底。
烹调操作时,刀、砧板等工具及装食品的容器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同一场所或设施(如冰箱)内同时存放生、熟食的,应按“熟上生下”的方式存放,以免熟食受到污染。
加工操作人员应身体健康,近两周内无腹痛、腹泻、呕吐、发热、咳嗽等症状或化脓性皮肤病等疾病。
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的保质期,瓶装的饮料和塑料真空包装的各类小食品一旦打开包装,最后即时食用完毕;打开后如未食用,应冷藏储存。
家中自行加工食品应注意的问题
消费者在家中自行加工食品,要注意从食品采购、贮存、烹煮、清洁等各个环节防范食品风险,积极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购买
应在信誉良好的店铺购买食品,索取并保留相关的购物单据:不要从无证摊贩购买食物,也不要购买来源可疑的食物,如售价过低的食物,或感官异常的食物。
要选购新鲜、安全的食物。蔬果无破损或表无瘀伤。不要挑选有农药味的蔬菜水果、腐烂的蔬菜和表皮破损的水果。一般情况下不要购买已削皮或切开的水果。
要注意灌装食物的罐体有无膨胀或凹陷,瓶装食物的瓶体有无裂缝或瓶盖是否松动。包装盒内的蛋类有无裂缝或渗漏。
要选购以正确方式贮存的食物,特别是即食食物、熟食或易腐败食物。如寿司一般贮存在5℃或以下,冷冻食品,一般贮存在零下18℃或以下。
购买散装食品时,要进行色、香、味感官检查,不买已变质或可疑食品。
选购预包装食品应查验标签内容是否齐全,标注有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不要选购已过保质期的食物,并依从标签指示进行保存、加工和食用。
注意生熟分开。选购食品时,应先选购预包装食品的灌装食物,后选购生的肉类、家禽和海产。在购物手推车和购物袋内,生的肉类、家禽、海产英与其它食物分开摆放,避免污染其它食物。
贮存
确保食物处于安全温度。在两小时内把易腐坏的食物放进冰箱。用温度计检查冰箱内的温度,确保冷藏的温度保持在5℃或以下,冷冻格的温度保持在摄氏零下18度或以下。
生熟分开。在冰箱内,以有盖的容器贮存食物,避免生食与即食或已经煮熟的食物接触;把即食或已经煮熟的食物放在上层,生的肉类、家禽及水产品放在下层,以免生食的汁液滴在即食或已经煮熟的食物上。
食品存放时间不宜过久。冰箱不是“保险箱”,放入冰箱的食品不宜过满,食品之间要留一定空隙,以便冷气对流,定期除霜,以确保冷藏温度。
配制
配制食物时要保持个人卫生,清洗双手。处理食物前、处理生的肉类或家禽后和进食前都要洗净双手,配制食物期间也要勤洗手。打喷嚏、处理垃圾、如厕、与宠物玩耍和吸烟之后应洗净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