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化馆坐落于风景优美、环境幽雅的中山公园内。全馆占地面积7亩(4662平方米),建筑面积1759平方米,有四栋文化活动楼群。馆内设有办公室、美术辅导室、图书资料室、排练厅、文艺辅导室、培训室等。
本馆现有在编人员12名,其中男5人、女7人;大专学历10人,中专学历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4人。现配有文学、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艺术门类的辅导员。
我馆是全县唯一的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指导机构,自建馆以来,一直为本县开展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优质服务,为丰富本县群众文化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提供有力的保障。一是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通过主办、承办、协办等方式,每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10至12次,这些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深入开展。组织人员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登记、收集整理、建立数据库,已收集的资料条目共1699条,重点项目44个;做好申报工作,现已列入国家级名录的有壮族织锦技艺,已列入自治区级名录的有靖西壮族端午药市、南路壮剧、壮族提线木偶、壮族末伦等;已列入市级名录的有靖西陶器制作,还有弄腊舞、下甲山歌等20个项目已列入县级保护名录;申报代表性传承人,现有5位民间老艺人被列入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三是开展辅导工作。近三年来,我馆辅导员先后对业余作者,业余艺术团进行辅导,据统计,先后辅导了美术摄影爱好者160人次,文学创作爱好者60人次,业余艺术团队36个,歌舞爱好者200人次。先后举办美术培训班9期,舞蹈培训4期,山歌培训班2期,南路壮剧培训班3期,青少年文艺特长培训班3期。 四是积极做好文化各项日常业务工作。2010年我馆荣获自治区文化厅颁发的“全区公共文化馆先进集体”、“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