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县把着力改善和发展民生问题作为立行立改的主攻方向,集中精力强化整改,对发现的问题不遮掩、不推拖,立行立改,让活动惠及更多的边民。
我县着力推进铝深加工工业园、锰深加工工业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岳圩中越产业园等“四大工业园”建设,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一期占地1200亩,目前已引进34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园建设,到明年春节建成后可为3万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家门口就业。依托城市化,加快布局商业、物流等城市产业,目前引进云天城、绣球城、美食城、中药城、农批市场、农业科技市场、汽车城等城市产业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大部分企业已进场施工,全部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6万个,全面解决群众反映的就业难问题。
深入开展“双百双千双万”服务基层大行动,县财政每年拨出4000万元,加大农村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目前,全县已形成烤烟、水果、甘蔗、桑蚕、蔬菜、中草药材、特色养殖等“6+1”特色支柱产业,巩固了群众增收基础,切实解决群众收入增长慢问题。今年全县烤烟、甘蔗、水果、桑蚕、蔬菜、中草药新种面积分别达9.27、0.27、1.87、1.3、4.47和0.22万亩,为全县农民持续稳步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县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凡是有工业企业的地方,从企业每年产生的税收中拿出10%留给当地群众发展产业;同时在城市发展当中给农民留一定比例的三产用地,确保城市周边农民失地后有稳定收入,失地农民收入得到保障。大力推进“农事村办”、“一办三中心”等便民利民服务体系建设,县财政拨出专款4000多万元用于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统一规范要求建好19个乡镇的“一办三中心”服务大厅,完善9个一、二级“农事村办”服务站;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工作,督促民政、计生、林业、国土等部门将部分审批权限委托给乡镇“一办三中心”办理,把服务群众的平台前移,全力解决群众反映办事难问题。
在整改过程中,我县经过梳理归类,列出问题清单,并有针对性制定了详细的整改工作方案,把整改措施具体划分为6大类28个方面的内容,使整改工作具体化、目标化、责任化。同时,按照一个问题一名以上领导挂帅、一个整改班子、一套整改措施的办法,将28项整改任务全部分解细化到具体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建立健全整改事项台账,实行挂账销号制度,解决一项销号一项,确保活动整改落地有声。截止8月31日,全县共挂帐304个,已经整改销号182个,正在整改122个。(发稿人: 赵福播)
责任编辑:赵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