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雨季,气候多变,南坡乡逢鸡村水果基地遭到严重的病虫害,面对严峻的形势,村党支部班子立即深入调研,寻找对策。
“我们的水果已经染上锈壁風,大家现在分头下去跟群众说一下,要用好年冬来喷它,不然不行。”
“好,我们明天下到各村屯去指导农户。”逢鸡村支书潘明伟与支部副书记许永恒在调研现场直接下派任务。
接着,逢鸡村水果基地各片区的果农,在党员的深入指导下,及时给果树喷药,加强护理,力保今年水果丰收。
南坡乡逢鸡村以前是全县出名的穷山沟,全村有7个自然屯,317户1508个村民。村里1371亩耕地全是石旮旯地,耕作条件十分恶劣。谁也没有想到,从以前零星的玉米种植地变成现在连片水果示范基地。水果产业是目前逢鸡村最大的产业,也是我县水果产业老大。逢鸡村水果产业发展好,主要在于逢鸡村把党组织建在基地上,以党建工作助推水果产业发展。潘明伟介绍:“为了使水果这一产业做大做强,我们以‘党支部+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发展主导产业。”
正在果园忙着喷药的果农陆朝彰,他种植水果走上富路后,对水果产业的前景十分看好,他说:“之前我们种玉米,都不够吃。现在我们种这个脐橙之后,每年都得5万元,今年收入预计从5万到7万之间。”
逢鸡村水果产业的迅速发展,党建工作在其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逢鸡村以党支部为核心,在全村6个片区建立7个党小组,每个村支委委员包一个片区,5个党员包一个组,每个党员都成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引导村里群众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大胆调整产业结构,在石旮旯地种果树,切实改变逢鸡村贫困状况。如今,全村42名党员活跃在产业上,推动“高山脐橙”品牌化发展,使逢鸡村从贫穷村向富裕村转变。
逢鸡村2009年,全村仅靠种植传统的玉米,黄豆等农作物,年总产值不到50万元。全村通过发展水果这一产业后,2013年仅初次投产的850亩水果,年产值就达208万元,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1400元增加到2003年的3300元,今年将投产的有1500多亩,产值预计400多万元。
逢鸡村“以党建工作助推水果产业发展”的模式,幅射到周边的其他乡镇,形成了从南坡乡逢鸡村到安德镇三合街10公里长的水果产业带,推动全县水果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县水果产业已发展到9.6万亩。(发稿人:张明鉴 周德光 凌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