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边关 共促和谐—龙邦边防检查站拥政爱民活动侧记
靖西政府网 2014-07-24 08:39:50 点击:13868

一直以来,广西公安边防总队龙邦边防检查站在立足边防检查工作实际,做好维护口岸安全稳定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如亲人,与驻地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一曲曲警民鱼水情的奉献之歌。2013年11月,百色市人民政府授予龙邦边防检查站为“模范边防检查站”荣誉称号。

警地联姻促和谐

“部队党员进乡村、乡村党员进警营、开办党员夜校、举办主题党日活动、送红色文化下乡……”近年来,龙邦边检站与该镇护龙村联合开展“边关党旗红”联建联创活动,一时间,一场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主题,以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为主要形式,以党建共建、文明共创、资源共享、教育共抓、稳定共管和警民共融为内容的基层组织建设战斗在百色红土地上悄然打响。

为了让共建联创活动落到实处,不搞花架子,龙邦边检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护龙村党总支部联合组织开展了“组织固边”、“先锋活边”、“产业兴边”、“文化聚边”、“平安稳边”等工程,积极宣传引导护龙村群众用活用足国家对边境地区和边贸互市的优惠政策,协助护龙村党总支成立了“口岸运输协会”、“报关业务协会”,鼓励失地村民搞起第三产业,免费为护龙村群众开展口岸报关业务技能和法规政策知识培训。同时,该站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前提下,为边贸互市的护龙村群众推出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减免一些边民通关费用和手续,降低村民互市成本,增加互市村民收入,给村民脱贫致富送去“金钥匙”。

“护龙村与边检站开展党组织联建联创后,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党员‘双带’能力增强了,村民参与兴边富民的积极性高了,村里的人均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口岸运输协会党支部书记韦庆安说道。

美丽家园作表率

“边检官兵们辛苦了,是你们的辛勤劳动让我们的家园环境始终保持干净,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心!”7月21日,龙邦边检站数十名官兵冒着纷纷细雨,来到龙邦镇排干屯进行“威马逊”台风过后的垃圾清理活动,看到因台风导致污水四溢、臭气熏天的环境变得整洁多了,护龙村村民李阿婆笑得合不拢嘴。

去年以来,该站积极响应驻地党委政府号召,发动广大官兵踊跃参与“美丽靖西·清洁乡村”活动,建立“每天一小扫、每周一中扫、半月一大扫”的环境卫生清理制度,主动承担起口岸地区、护龙村责任区的环境卫生维护工作。在边检官兵的感召带动下,护龙村广大边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蔚然成风。 伴随着夏日明媚的阳光,我们走进护龙村,整洁的边境村道,宽阔的国门广场,青瓦、白墙、绿树,俨然像一幅画中新村的感觉。沿着干净、平坦的村道一路走来,家家户户门前都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村民们悬挂国旗,以此来表达他们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后的喜悦之情,也是表达我们边境群众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这些都缘于警民共建活动给村容村貌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村党支部书记麻廷满说道。

该站官兵每年还利用世界“环境日”、 “学雷锋活动月”、“五一”国际劳动节等节日,定期不定期深入车站、街道等重点场所开展义务劳动,清理路边非法小广告、生活垃圾,疏通排污水道,为美化第二故乡倾心助力。

大环境的改变也带动了小环境的蜕变。“美丽靖西·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变美的不仅仅是家园,更为重要的是,警政警民团结密切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扶贫帮困显真情

“敬爱的警察叔叔,感谢你们的资助和关怀,我已被广西大学录取了……”2013年7月,龙邦镇品明村孤困学生黄秀迎拿到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高兴地向边检站领导报喜。

2007年7月,龙邦边防检查站官兵在遇然的一次走访中得知早年前黄秀迎的父母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一直与七十多岁的老奶奶相依为命。这不幸的变故让原本天资聪颖的黄秀迎因家庭无力支付学杂费面临辍学,于是该站官兵决定把她作为帮扶对象。多年来,即使该站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对黄秀迎的爱心帮扶接力始终没有间断,定期看望慰问,从资金、物质、精神等方面给予帮助,鼓励她用知识改变命运。逢年过节,官兵们还经常带上衣物、大米、香油、学习用品等物资去看望黄透迎及其老奶奶,让她安心读书,学有所成。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年寒窗苦读,黄秀迎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

家住龙邦镇排干屯的小叶兵今年读小学一年级,两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现在母子俩只能跟年迈的外婆住在木板房里,经济没有来源,生活非常艰苦,随时面临失学可能。去年该站通过走访了解情况后,主动与他“攀亲戚”,签订帮扶协议,给小叶兵当“警察爸爸”,进行长期帮扶。

像这种爱心帮扶事故只是该站官兵在扶贫帮困活动中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该站的官兵们在立足边防检查工作实际,做好维护口岸安全稳定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扶贫帮困”活动,先后与驻地20名孤困儿童建立结对帮扶对象,用实际行动演绎着边防警察的无私大爱,为壮乡边陲的“孤困儿童”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发稿人:农伟宁)

责任编辑:黄丽莉
[举报内容] [建议意见]
靖西网
m.Jingx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