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生态美”一直是广西引以为荣的金字招牌,“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已经成为全区人民的深刻共识。可是最近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我区仍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这种行为深深刺痛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神经:金字招牌不等于金质招牌,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环保顽疾和生态隐患,一些人的思想认识还严重不到位。
关键时候的猛击一掌,能让人保持警醒、知耻而后勇。近日,广西14个设区市政府网站陆续公布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边督边改信息,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首批信访举报问题均已办结。但这只是开始,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日前调研时指出,严抓环保督察整改、全力改善生态环境,不仅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广西发展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我们必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决摒弃高消耗、粗放式增长的“弯路”,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广西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并保持全国前列。然而,生态建设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松懈就会出现反复。但凡有一处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都可能埋下“地雷”。许多经历挂牌督办整改的领导干部发出这样的感叹:“过去挖一座山、污一条河,赚了一点钱,但远远抵不上我们现在把它修复好要付出的代价,这是很沉痛的教训。”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非“零和博弈”,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河池作为有色金属之乡,一度遭受污染之痛,近年来痛定思痛,关闭整改一大批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利润不降反升。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广西也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自治区党委、政府接连召开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提出培植“工业树”、育护“产业林”,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主动服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就是要变“绿”为“金”、点“绿”成“金”,让绿色成为广西发展转型升级最亮丽的底色。
当脚已经迈进新时代,心不能还留在大门外。我们要以此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为契机,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不再使金字招牌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