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立足农村实际,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创新远教模式,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等资源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今年1-7月,全市291个村实现有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654.85万元。
一是搭建学习平台,推广实用技术。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和先进实用技术,定期上传科技致富典型、农民创业故事、特色种养殖案例等内容农业科普知识,让村集体掌握最新市场动态,帮助村集体理清发展思路,做好远景发展规划。同时,还推出“壮话”的科技惠农节目,让广大农户听得懂,弄得清。市远程办定期开展“远教惠农”活动,联合农业部门,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农业技术,让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促进了学用转换。去年以来,靖西市武平镇多纳村村民合作社通过远教平台的学习和信息共享,结合本真实际利用土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等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化特色水果等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0.8万元。
二是搭建信息平台,拓展服务功能。大力实施远程教育“农企对接”工程,整合全市各类农村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农民提供种植、收购、销售信息,实现产销衔接,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利益。开设信息供求窗口,及时为群众发布农副产品供求信息,真正使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农民群众可以通过信息供求平台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发布农副产品供求信息,自服务平台开办以来,信息供求窗口共为农民群众提供各类致富信息35余条,发布农副产品供求信息28 余条。
三是搭建宣传平台,树文明新风。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活动,引导群众明是非、辨美丑、知荣辱,积极倡树文明新风。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广大群众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维护农民和谐稳定。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劳逸结合、寓教于乐,即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成合力。(发稿人:陆翠琳)
责任编辑:韦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