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我市出台《靖西市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工作方案》,标志着我市计划用3年时间实施“十大行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正序拉开了序幕。
实施“改革提效”优化环境。改进服务模式,推进网上办事,推广“并联审批”,实现“企业开办手续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完成,园区企业投资项目施工许可45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投资项目施工许可60个工作日内完成”的“354560”改革目标。
实施“企业生产”优化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营商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国内国际竞争力,最大限度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扶持全市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实施“金融支持”优化环境。优化融资环境,健全政银企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健全融资担保体系,支持和鼓励直接融资,加大推进PPP力度,全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实施“减轻负担”优化环境。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收费项目一律取消,确需保留的收费项目一律按下限执行。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用工“五险一金”提取标准。坚持依法治税,严禁向企业征收“过头税”和提前征税;推动税收征管由“以票控税”向“信息管税”转变,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
实施“人才保障”优化环境。实施“人才强市”“引智入百”“工匠培育”等战略,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在编制管理、收入分配、职称评聘、科研经费等方面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推进企事业单位探索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引进紧缺人才或高层次人才,把优秀人才集聚到靖西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中来,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实施“安全认证”优化环境。按照“先证后核、一企一证、一证一号”的改革取向,全面实施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形成“审批流程最优、取证时限最短、事中事后监管最有效”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监管模式,实现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零跑腿”,有效保障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
实施“通关畅达”优化环境。优化通关流程,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优化货场物流操作流程,提高货场效率。清理整顿报关、报检服务等中介环节收费,规范口岸收费公示制度,降低通关费用。加速通关效率,推广“无纸化通关”等举措。对出口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出口退税。
实施“便民办事”优化环境。进一步深化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构建普惠化智慧惠民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推进审批智能化和审管信息系统一体化工作,全力配合自治区建设全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打造 24 小时不打烊“网上政府”,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一窗进出,双线协同,三向联办”的政务服务“123”新格局。
实施“政商关系”优化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营造亲商、重商、扶商、安商的浓厚氛围。积极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营造公平竞争的企业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营商法治”优化环境。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盗抢骗、电信网络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赌博犯罪以及其他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刑事犯罪,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依法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保护,重点打击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法集资、传销、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各类突出经济犯罪,着力保护公司企业合法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发稿人: 岑红常)
责任编辑:韦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