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写作业,妈妈情绪失控爸爸喝农药:孩子的教育问题,真的有这么难吗?

靖西网林夕 2017-12-02

前几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新闻:

浙江义乌一对夫妻,因为在陪孩子写作业的问题上出现分歧,发生了剧烈的争执,妈妈情绪失控,爸爸更是喝了农药。幸亏妻子反应快,及时把丈夫送到了医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新闻不是个例,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被孩子作业折磨得苦不堪言的家长。

现如今,陪孩子写作业成了困扰很多爸爸妈妈的问题,消耗了他们大量的精力,但似乎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尹建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面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很有新意,也很有效果,其中关于陪孩子写作业的部分,写得特别引人入胜,值得每一个囿于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的父母看看。

也更值得没有孩子的年轻人提前学习,有了先进的观念,以后教育起孩子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从之前的新闻来看,现在有很多大家长都苦恼于陪孩子写作业这件事儿,每天因为工作和家务劳心劳力,晚上还得熬着陪孩子写作业,真是苦不堪言。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需要陪吗?在尹建莉老师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女儿圆圆刚上学的时候,学校要求家长应该多陪孩子写作业,帮忙检查作业。

但尹建莉只是开始的几天,当女儿对学校生活和写作业这些事情比较陌生的时候,给一些指导和提醒,等女儿都熟悉了,就让她自己安排写作业的事情,绝不干预。

她认为,不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家长的不作为,而是在培养孩子独立做作业的良好习惯。

刚上学的一段时间,圆圆对写作业这件事情感到很新奇,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作业本,可当那种新鲜劲儿过去之后,她回家后就会先看动画片、吃零食,要到很晚才会开始写作业。

有一次,临睡前圆圆才发现作业没写,急得哭了起来。

其实尹建莉和圆圆爸爸早就看着急了,只是假装不着急,看见女儿哭,轻描淡写地问:“今天忘记写作业了吗?”

然后细心地安抚、引导圆圆,让她自发地决定今晚熬一会儿夜,把作业写完再睡。引导完之后,夫妻俩就假装没什么大事一般回了自己的卧室。

可能有的父母会说,如果让我的孩子不写作业,他高兴还来不及呢,这招放在他们身上不管用。

如果真的是这样,说明此时孩子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在孩子的自我意识还没完善的时候,都是会怕老师的,绝不敢不交作业。所以父母在这个阶段就要开始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这样到了后期,才不用整天跟在身后不停地催促他好好学习。

很多家长认为,陪着孩子写作业,孩子会有安慰,会写得更快更好。

但事实上可能会有相反的效果。

父母如果陪在孩子身边,他们容易表现出痛苦来博取同情,既影响他的专心度,又影响他的效率。

而且,如果父母陪在旁边,看见比较简单的题孩子却做不出来,可能会忍不住唠叨,这样反而会打击孩子做作业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不只是做作业,很多应该孩子独立完成的事情,父母都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摸索,这样不仅能锻炼他们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更可以把自己从那些无限循环的琐事中解放出来,做自己想做的、爱做的事情。

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如果孩子不爱写作业,一般的父母会怎么做?

是强压着孩子让他们一定要完成?

还是处罚他写更多的作业?

其实这些方法更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最终目的的达成。

《哈佛家训》中有一则故事:

小区有三位无聊的年轻人,整天无所事事,四处以踢垃圾桶发出剧烈的噪声为乐,周边的居民不堪其扰,多次劝说也没有效果。

后来一位老者想了一个方法,他对三位年轻人说自己很喜欢听垃圾桶被踢发出的声音,如果他们愿意每天来踢,可以给他们每天1美元的酬劳。

一段时间后,老者找各种理由,逐渐减少报酬,当报酬减到每天只有10美分的时候,三个年轻人不干了。表示不愿意为了这区区的10美分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不动声色之间,老者就做到了邻居们多次劝说都无果的事情。

分析他的方法可以看到,老者先通过“给予”,把几个年轻人的“乐趣”变成一种“责任”,目的是降低“乐趣”。任何事情,当它里面包含有交换、被监督、责任等这些因素时,它的有趣性就会大打折扣。

接着通过减少“给予”,让三位年轻人感觉自己是受害者,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不再踢垃圾桶。

其实,这个方法用在让孩子写作业也是一样的。一味地要求他们写完作业,不如试着利用他们的逆反心理,惩罚他“不让他写作业”。

有一次,尹建莉的女儿圆圆写字不认真,鬼画符般地写完了,爸爸很生气撕了圆圆的作业本,父女俩闹得很僵。

尹建莉见状,反其道而行,既然你不愿意认真写作业,那就惩罚你别写了,之后也别写了。

圆圆看妈妈是认真的,想到第二天上学要交作业,可是自己的作业被撕了,肯定会被老师批评。于是便苦苦哀求妈妈自己要写作业。

看着手中失而复得的作业本,圆圆完全没有了和家长的对抗和对作业的抵触,珍惜地摊开了作业本认真地重新写了起来。

想让一个人喜欢和珍惜什么,就不要在这方面给得太多太满,更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条件强行要求他接受。

不防运用人本身的逆反心理,适当地剥夺,让他通过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产生珍惜感。

不用物质来激励孩子学习

大姨特别喜欢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来让表妹按她的意愿做事。

在表妹小的时候,每到考试之前,她妈妈都会跟她说这次考到多少名,就送她一个什么喜欢了很久的东西。

为了那样东西,表妹会很努力,短期内确实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得到想要的东西之后,她学习的热情又会降下去。

长此以往,在表妹的意识里,读书是为了父母,自己并不能真正意识到学习对自身的好处,更别说发自内心地体会学习的乐趣。

这样的经历,你们小时候是不是也经历过?或者正在用这样的方式教育你的孩子?

其实,这样的方式,属于下下策。

人对奖品的热爱程度,取决于他在这方面的欠缺和需求程度。

七八十、八九十年代,物质匮乏,那时的人们的惯性思维就是进行物质刺激。

但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在物质上并没有太大的欠缺,所以物质奖励并不能真正刺激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

即使能带来一些动力,也是阶段性的,当他得到了奖励之后,那股热情就会消失。而且当孩子习惯了奖励机制后,之后如果没有奖励就不愿意学习了。

奖励机制还很容易促使孩子认为读书是为了父母而读,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对学习感兴趣,这样学习取得的效果,远没有自主学习的效果好。

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少用物质奖励不是说完全没有奖励。

奖励可以在等他完成任务之后,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而不是用物质来诱惑孩子去做某件事情。

而比物质奖励更高明的做法,应该是在引导、促进他发自内心地喜欢那件事,多表扬和鼓励。

鼓励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要盲目夸赞,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说好,这样会减少孩子对于取得的成就的满足感。

比如今天女儿画了一幅画,你不要总是说宝贝你画得真好,你最棒了,表扬要具体一些:“宝贝,你今天又进步了,线条比上次流畅了,颜色处理得更好了,继续加油哦。”

孩子得到的满足感比较具体,也会比较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哪里进步了,今后要在哪方面继续努力。

浏览95335 / 回复6
举报内容

竖线最新回复

2017-12-03
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家长的正确教育更是要提高。
回复
5楼 1
2017-12-04
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
回复
6楼 1

全部回复

竖线全部回复

2017-12-02
我都不会教了 是在难 起步不扎实难教 我受不了了 教了好几年 方法不对 现在痛苦的是自己 我也想解脱 我也想不管了 我就奇怪了当年哥都是自己完成作业 父母从没教过他们也教不起 哎 想想都奇怪 这么容易的东西 对现在的小孩怎么就这么难呢 问题到底处在哪里呢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老师教不好 还是学生不努力 还是课后不复习 最后我终于想明白了 孩子都趴电脑手机上了 妹的 小时候我们还没手机 玩的也不是胶泥 而是泥巴 玩的不是手机而是玻璃球 弹珠 挖3个玻璃球大小的小坑 这个现在估计绝玩了 我们到楼顶玩弹珠,我们玩 那个不知道叫神马了 就是上百颗小石子在手上撒开,留一颗手上,然后右手或者左手看你是左撇还是右了 将那颗石子扔起抛到空中,然后那只手在在地上抓起3颗以上的石子,然后接住之前抛飞落下的石子,然后………… 估计没几个懂的 还有乒乓球跟4只麻将 还有5颗石子那种 还是5颗石子好玩 还特地去找石头来打圆啊………… 这些都是童趣 妹的 玩陀螺更刺激 一个村子一帮人小孩到大人 还有什么好玩的 游泳,爬上,当然他们还有去老虎机的,录像厅的这个不宜宣扬 我居然几乎没玩过老虎机 街头霸王 什么什么小霸王的 那个超级玛丽魂斗罗 等等 都差点没碰过 哎其实小时候还有那个什么像现在手机一样大游戏机子的 叫神马来着 仙子啊不知道还有没有 对了就是真棒真棒那个 俄罗斯方块啊的什么的! 还有什么 小时候我们做风筝是自己动手做的 现在几乎都是买的 我一直想去找一份雄基广告来做风筝,一直没机会 哎 想动手搞一只啊 那些买的尾巴都太短了 颜色是艳丽,但是不够霸气啊 托一条尾巴长长的报纸做到风筝 好像3条尾巴吧 那才刺激! ……我去 没完没了了
回复
1
2017-12-03
  厉害
回复
1
2017-12-03
孩子就是未来/教育问题值得深思
回复
1
2017-12-03
如果说家庭或者说父母不了解孩子,可能很多人不服气。难道说在眼皮底下看着长大的还不了解么?毛泽东的父亲就希望儿子帮助自己记记账,但是他不知道儿子的鸿鹄之志。李开复的父亲要求儿子学历史,但是他不知道儿子喜欢数学。爱迪生能成为发明家,是因为他有一个了解他的母亲。没有母亲的理解和支持,也许今天我们还要靠油灯照明。比尔盖茨的父母也曾经对孩子的行为感到头疼,看过心理医生;对于比尔要求离开哈佛办公司不理解,但是他们不知道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将由他的儿子来开创。 要教育好孩子,先从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开始
回复
1
5楼 符尾
2017-12-03
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家长的正确教育更是要提高。
回复
1
返回 [发帖] 发回复:评论……

+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