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绣球和“中华巧女”黄肖琴

靖西网后来 2017-12-28

广西靖西的绣球是壮族特色文化的“活博物馆”,进入靖西随处可见各种姿态的“绣球”,有体育馆外形的绣球、街头雕塑的绣球、各种装饰性的绣球、百姓手中的正在做着的绣球、摆在店铺里的眼花缭乱的绣球……

随处可见的绣球

绣球的最初寓意是吉祥、兴旺,为男女传情示爱的物品,发展到今天,绣球不再局限于定情之物的身份,还增添了祝福、吉祥、友谊、交流、和谐等新寓意,形象地集中体现壮族人民热情好客、祈求和平、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

进入街口就能感受绣球文化氛围

靖西的绣球制作始于宋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绣球一般由12片叶瓣组成,代表一年12个月,叶尖相对缝合,整体呈圆形,下系球穗,直径6~10厘米,最大的绣球由30片叶瓣组成,直径1997厘米。

平绣绣球

靖西绣球制作工艺流程有打布托、画瓣、绣花、裁剪已绣好的瓣、金箔纸包边、缝合、吊坠、接缎带等8项,完成这八项程序就做好了一个精致且满含情谊的靖西绣球。

在大新县明仕田园景区摊位上的绣球商品

说起靖西绣球,就不能不提一个人:黄肖琴。见到黄肖琴之前,听说了她的很多传奇,“中华巧女”就是其一。平时不苟言笑的她,一说起绣球就来了精神。

黄肖琴正在给客户赶制堆绣作品

黄肖琴和她创新的30瓣绣球

“我是1995年参加全国妇女工艺比赛,被全国妇联授予‘中华巧女’荣誉称号的,当时对我鼓舞很大。”由于走出家门,开阔了眼界,有了名人效益。她将由陈慕华题字的“中华巧女”刻成了招牌,挂在门前,吸引了很多游人,驻足观赏她的作品。

绣球分平绣和堆绣两种绣法,平绣相对容易,而堆绣要复杂的多,黄肖琴是唯一最早同时掌握这两种技法的人。把绣球从12瓣做成30瓣也是她的创举,这项创举让她实践了3年时间。她还把圣诞树绣在绣球上。

黄肖琴的儿媳赵金玉正在用手机给客户发送绣球样品

由于她制作绣球的技艺精湛,平时她还要组织本村的姑娘们在家传艺,有时还要参加社会上的技艺展示、传习、交流等活动,有时一件作品要好长时间才做好。她的绣球订单除了从靖西市到百色市、从广西自治区到全国各地,从国内还做到了国外。

黄肖琴向客人展示她制作的30瓣绣球

邻居特意过来向黄肖琴学习堆绣

“2016年,旧州街绣球生产30万个,产值450万元。绣球增加了村民收入,还稳定了社会关系,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小绣球做出了大贡献啊!”新靖镇旧州街民委员会蔡廷民主任说。

来旧州街的游客正在挑选绣球作为礼品送给家人和朋友

旧州街居民一面做绣球一面聊天

浏览116709 / 回复2
举报内容

竖线全部回复

2017-12-28

[ wmv=480,400,0]http://server/filename.wmv[/wmv]

回复
1
2017-12-29
回复
1
返回 [发帖] 发回复:评论……

+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