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拒绝幼儿园小学化?这篇文章回答得太好了!

靖西网繁华落尽佳人依旧如梦 2019-03-06

很多家长对老师有这样的要求:
希望孩子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
帮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

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幼儿园小学化
幼儿园小学化看似在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
其实对孩子危害远超你的想象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

- 1 -
教学内容小学化

偏重智力教育
无视孩子的个体发展水平和均衡发展
强化拼音、写字、算术、英语等能力的培养

- 2 -
教学形式小学化

以单调的集体授课为主要形式
偏重知识灌输
忽视孩子自主探索

- 3 -
教学布置小学化

忽视环境对孩子的教育作用
将教室布置成小学课堂
以课堂教学环境取代游戏化场景

- 4 -
评价维度小学化

把孩子学会多少知识
认识多少汉字和单词
作为评价指标

- 5 -
生活方式小学化

孩子的课余时间全被学习占领
补习班、考试、比赛
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有多大?

- 1 -
违背教育和孩子成长规律

提前把小学的内容灌输给孩子
往往高于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水平
拔苗助长的后果反而害了孩子

- 2 -
造成孩子厌学情绪

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知识
容易给孩子带来挫败感
造成孩子从小就产生厌学情绪

- 3 -
引起家长盲目竞争

家长们争相把孩子送进小学化的幼儿园
并对老师和园所提出各种要求
让园所和机构不得不迎合各方需求
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律
更是让孩子失去了接受正常教育的机会

- 4 -
让孩子失去幸福感

过于繁重的学业
让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去应付学习
失去了童年本该有的精彩

- 5 -
打破教育循序渐进的原则

孩子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规律
在幼儿园阶段
学习不是靠死记硬背和做题完成的
而是通过“游戏”的形式
让孩子各个领域的技能得到发展

- 6 -
影响孩子全面发展

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

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方面都同等重要
各个方面均衡发展
才能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在幼儿园到底学什么?

- 1 -
学习适应集体生活

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
慢慢建立“个体”和“集体”的概念
体会到“自我”与“环境”的联系
幼儿园里各种有趣的活动和游戏
能够帮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 2 -
学习与他人社交

除了学习常见的社交礼仪
幼儿园里的角色游戏模拟成人社会

孩子们不仅能增长自己的生活经验
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交往能力

- 3 -
学习自理能力

老师会尽量给孩子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
自己动手穿衣、如厕、进餐
并且通过游戏和活动
让孩子逐渐学会生活自理

- 4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老师会用动静交替的模式
安排好孩子们在园里的作息时间
按时吃饭、按时午睡
规律的作息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

- 5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园里的“学习”
不是学背一首古诗、一个单词
而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学会专注把一件事做完
学会不断尝试、坚持不懈
学会去探索未知事物
这些品质能让孩子受用一生

最后的话

作家冯骥才说过:“风可以吹走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我们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无法强行给他们灌输自以为适合他们的知识,我们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

其实在幼儿园3年,老师们设计的每一天的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与小学衔接:小班培养自理能力、中班培养社交能力,大班培养学习能力。看似在玩,其实是在帮助孩子获得知识、培养习惯、具备适应小学的能力哦。

欢迎分享给更多家长受益哦!

浏览84822 / 回复7
举报内容

竖线最新回复

2019-03-08
回复
6楼 1
2019-03-13
关注
回复
7楼 1

全部回复

竖线全部回复

1楼 北铁
2019-03-07
支持
回复
1
2019-03-07
支持
回复
1
2019-03-07
说出了现在幼儿园的现现状,孩子的童年不应该是这样过的
回复
1
4楼 那颗星
2019-03-07
90后的童年是怎么样过来的
回复
1
2019-03-07
现大流行父母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做各种比较,痛苦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
回复
1
返回 [发帖] 发回复:评论……

+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