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和广州后,中国通过沿海获取经济补给的陆路国际交通线被完全切断。连接广东、广西和越南港口的桂越国际交通线便成了当时获取境外物资最主要的通路。据统计,仅1939年9月运进中国总吨位1.47万吨物资中的1.25万吨即经此路线。
逢山开路——修筑湘桂铁路旧影。(来源:《南国今报》)
为了开辟西南国际运输线,国民政府在广西建筑了湘桂铁路、黔桂铁路和河岳公路。湘桂铁路除湖南境内208公里由湖南负责外,其余由广西征工建筑,抗战时筑成通车709公里。黔桂铁路全长608公里,在广西境内长302公里,全部筑成通车。河岳公路493公里,也全线通车。时任广西公路局局长的苏诚,主持修建了广西境多条主要公路干线,贡献甚伟,著有《筑路纪实》。然而,由于在颠沛流离中染上恶性虐疾,苏诚于抗战胜利后便不幸病故。
1940年1月,时任广西公路管理局局长苏诚,率领靖西县民工6500人进入越南,修整越南重庆府到岳圩的21公里公路。
在西南国际运输线中,河岳公路横贯桂西山区,沟通了粤湘黔滇诸省,是抗战中期中国西南边陲最重要的交通线之一,组成了西南交通运输网。1939年11月,日军占领南宁后,切断了桂越公路,但河岳公路并未被切断。在1940年9月日军入侵北越以前,这条公路虽然受到法越殖民当局的种种限制,仍然担负了重要的军运任务。
抗战时柳州南站的火车上挤满桂林难民(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桂南会战期间,桂越、桂滇国际运输线被堵死,湘桂黔铁路虽然没有通达国外,但逐段通车,是联系中南、西南的大动脉,对发展西南经济、支援抗战起到积极作用。据统计,抗战期间广西共征调民工107万人参加修铁路、公路、机场、工事和运输军需用品,征购枕木100万根,征用大量田地和宅园。这对一个当时只有1325万人口的贫困落后省来说,已远远超出自身承受能力,显现出广西人民顽强的抗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