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的报道,中国大陆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的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1014.8%,并且14纳米工艺已量产。经过两年的积累,不仅进一步缩短了与国际顶级先进技术的差距,同时也全面拓展新的成熟工艺技术平台,中国相关芯片企业未来的发展速度将还会加快。
那问题来了,仅从产量较低来看,中国大陆各大省份中,谁是第一呢?谁才是中国的“芯片第一大省”呢?接下来,我们看看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
按产量算,江苏省稳居全国第一
2018年,中国大陆各省份中,江苏省的芯片产量高达564.24亿块,而第二名的芯片产量约为317亿块,第三名刚刚超过300亿块。今年前三季度,江苏省的芯片产量约为466亿块,而第二和第三名都低于300亿块。
显然,按产量算,江苏省的芯片总量稳居全国第一,属于中国“芯片第一大省”。据报道,江苏省的芯片之路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有:国营第七四二厂、苏州半导体厂、常州半导体厂、南京半导体厂等。
到现在,江苏省的芯片产业已经是全方位发展,涵盖EDA、设计、制造、封装、设备、材料等较为完整的芯片产业链,云集了中外各大芯片企业。比如:台积电、紫光存储、华大半导体、展讯通信、中星微电子、华为(英雄)海思半导体、华天科技、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AMD、瑞萨……
其中,江苏无锡被称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的“黄埔军校”,是国家微电子产业南方基地,其封测行业规模位列全国第二;南京市围绕“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目标,力图打造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终端制造等在内的完备产业链。
此外,江苏省的苏州市同样属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即芯片,)基础较好的城市之一,总量虽低于无锡和南京,但仍是中国集成电路产值前十大城市之一。除了这三强外,江苏省的南通、扬州等城市发展势头良好。
按产量算,甘肃第二、广东排第三
除了江苏省外,甘肃省的芯片产量在全国排第二,去年约为317亿,今年前三季度则接近300亿块。前文提到江苏省云集了中外大量知名芯片企业,其中就有来自甘肃的企业——华天科技。
华天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功率半导体器件封装测试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试点企业、第一批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企业,已迈入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全球前十大公司之列。除封测专长外,对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也有不错的实力。
广东省的芯片产量,在全国排第三名。去年总产量已经突破300亿块,今年前三季度约为258.5亿块。其中,深圳市聚集了华为海思、中兴微电子、中芯国际、华润半导体、敦泰科技、汇顶科技等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整体优势在于设计,短板则是芯片制造和封测。
与深圳相比,广州市也发展较快,并且拥有了一批企业(如泰斗微电子、润芯、硅芯等,并引入了12英寸生产线,以此来填补芯片制造空白)。但整体来看,广州市在芯片领域急于补短板。
其他省份的前三季度芯片产量:上海约为153.86亿块,北京市约为108.53亿块,浙江省约为84.65亿块,四川省约为55.422亿块,安徽省约为43.359亿块,重庆市约为23.65亿块,其他各省份均低于20亿块。
90年代初,江苏无锡、常州一些乡镇企业,桂林国有集体混合制企业生产出仿制日本集成电路,用于家电制造业,一部分出口发展中国家,缓解进口器件成本高压力,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广西目前年产1800多万台电脑显示器,500多万台液晶彩电,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出口欧洲中东南美,国有性质飞燕彩电年产不到20万台。
桂微,成立于2001年2月,目前主要生产SMD新型片式的小信号三极管,中功率驱动三极管,肖特基、开关二极管、MOS功率场效应管和电源IC(小规模集成电路)等各种系列表面贴装器件,产品主要用于移动通信、计算机、小型多媒体播放器等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家用电器、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等。畅销全国各地,远至海外市场。
广东福建江苏电子产业发达,最主要产业之一。1998年广西名义GDP 列全国16名,得益于一些乡镇企业组装电子产品供应国内市场、出口。
目前广西年产80亿只三极管,目标2035年达到3百亿只。集成块3-5亿块,10年后20亿块。
桂林有2家半导体厂,桂林国光半导体器件厂(半军工企业),一家好像是国营桂林716厂,50年代中期筹建,1962年开始生产出大功率三极管,文革初期,一个厂年产百万只,1980年年产3百万只,20年出口国外几千万只。文革时,一只大功率管零售20多元,相当现在几百元。
锗管:3AD6、3AD18、3AD30、3AD53等
硅管:3DD01、3DD15、3DD207
著名上海产飞跃R50(输出功率50W)、Y150(输出功率150W)扩音机60年代初投产,一部分选用桂林功率管,1978年前年产几十万台,售价5-7百元,90年代1.5千元。2000年前出口国外几百万台,国内批判大会,中小学,厂矿企业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