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西疾控中心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显示全年共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72起发病297人,其中住院209人,死亡3人从3月份开始5-6月份和9月份是发病高峰持续到10月份左右发病场所主要集中在家庭
“菌王”被放倒
56岁的男子胡某,是灌阳县水车乡人,人称“菌王”,2020年9月8日因食用自采野菌,导致腹泻呕吐,经医生查验,胡某心、肝、肾等器官严重受损,结合胡某有食用野菌病史,考虑为食物中毒。
多人采食野菌被“放倒”
去年,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连续接诊数起食用野菌中毒的患者,大部分是一家人集体中毒,11人来自灌阳县,3人为灵川县人。
该院中毒救治中心喻晓东主任介绍,春季和秋季是食用野菌中毒的高发季节,医院2020年已经救治了30余名食用野菌中毒的患者。
一、
胃肠炎型
毒蘑菇种类:种类较多,在广西,主要种类有大青褶伞、日本红菇等。
大青褶伞:全区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引起肠胃严重不适,在桂林、河池、钦州等地多发。
日本红菇:全区各地均有分布。2020年6月桂林兴安县2人中毒。
二、
神经精神型
毒蘑菇种类:种类较多,主要产生3种类型的神经中毒:
1.含毒蕈碱种类产生外周胆碱能神经毒性;
2.含异噁唑衍生物种类产生谷氨酰胺能神经毒性;
3.含裸盖菇素的种类产生致幻觉性神经毒性。如残托鹅膏。
残托鹅膏:全区各地均有分布。有毒,含异噁唑衍生物毒素,2020年5月桂林恭城县19人中毒。
三、
急性肾衰竭型
毒蘑菇种类:能引起急性肾衰竭型的毒蘑菇种类有十余种,如假褐云斑鹅膏。
假褐云斑鹅膏:全区各地均有分布。2020年6月崇左天等县23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
(假褐云斑鹅膏)
四、
急性肝损害型
毒蘑菇种类:主要是由含有鹅膏肽毒素的鹅膏菌属、盔孢伞属的一些种类引起。鹅膏菌属常导致死亡的发生。如致命鹅膏(又名白毒伞)和灰花纹鹅膏。中毒症状:潜伏期、急性胃肠炎期、假愈期和内脏损害期
致命鹅膏:全区可能有分布。剧毒,致死毒素为鹅膏肽毒,对人的致死剂量为0.1mg/kg体重,一个中等大小的子实体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2021年3月,已在广东深圳发现此菌踪迹。
灰花纹鹅膏:全区可能有分布。剧毒,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导致死亡的种类。
不采食野生蘑菇!不购买来路不明、辨识不清的野生蘑菇!不食用混杂的野生蘑菇!
2、马上催吐。如误食毒蘑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者烦躁、盗汗、意识障碍等精神症状后及时就医进行催吐。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孕妇慎用催吐;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3、加盖毛毯保温。
4、立刻送医院。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5、保留毒蘑菇样本。如果有食用的野生蘑菇图片或剩余蘑菇样品,一并带到医院,可以帮助医生准确的判断毒蘑菇中毒种类并针对性实施救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中毒事件的处置和病人救治,查明中毒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