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一小的凿子,一把尺子,一只铁锤,经过切割、凿洞、刻纹路、最后打磨表面,一块普通的石头,只需三天的时间,在梁国兵手里,变成一个大有用处的“石玩意儿”——石臼。
家住靖西市新靖镇河阳村伏南屯的梁国兵,今年57岁,是传统石凿制作工艺的传承人之一。由于祖上一直制作石器,梁国兵从小耳濡目染,一直对石凿制品的制作很感兴趣。上个世纪80年代,20出头的他开始跟村里的老人学习制作石器。从凿石臼到凿猪水槽再到凿石碑,这一学就是十年。
藏在村子后山半山腰的山洞,到处回响着敲击石头后发出的“叮~叮~”清脆声,这里是梁国兵冬暖夏凉的天然“工作室”。左手拿着凿子,右手拿起锤子,戴着防护眼镜,梁国兵在画好线的石胚上,不厌其烦地对石头进行成千上万次捶打,时不时测量凹槽大小,调整角度继续修整,直到石胚中间挖出一个圆形凹槽,这一敲,就是一整天,只有中午回家吃饭稍作休息半个小时。
“小型的石臼一般连续两天半天就可以完工,大型的产品比如石碑则需要半个月左右。”
伏南屯后山上石头资源丰富,原材料品相好,为梁国兵采石程序提供了便利。“制作各种石器产品的原料都是就近取材,这里的石头硬度适中,花纹和颜色也很漂亮,找到合适的石材后,有时就地加工制作,下雨时就搬运到山洞口,在洞口继续赶制各种产品。”
以石材为原材料的石臼,是研磨食品、药材的生产工具,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石臼是古代人类生活的必需品,直到20世纪中叶碾米机被发明,石臼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新一代年轻人看来,石臼非常陌生也非常新奇,但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这个由石头制作而成的“石玩意儿”成了他们割舍不掉的情怀。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是石臼陪伴着他们一路艰辛走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机器制造开始取代传统手工制作,手工雕刻的人也越来越少。“当年和我同一批学习的有十多个人,坚持下来只有两个了,用纯手工来雕刻太辛苦了,从采石到成品的产出,花费时间长且收益不高,现在年轻人也不愿意来做了,可能到我这一代就传承不下去了。”对于凿石制作工艺后继无人,梁国兵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不过问及他如何坚持下来的,梁国兵笑了笑:“为了生活多一些保障,也为了保持一点兴趣,为生活增添一点成就感。” (被遗弃的石臼)
靠山吃山,靠地吃地。梁国兵家里主要种植水稻,收入微薄。为维持生计,他边务农边制作各种石器产品贴补家用,所制作出来的石器产品,价格从300到5000不等,每月大概有2500元的收入。凿石臼是他的自我坚持,也让他的生活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