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政办发〔2018〕93号
靖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靖西市2018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靖西市2018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8月22日
公开方式:公开
抄 送:市委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
靖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8月22日印发
靖西市2018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1143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169号)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实现农田灌排工程良性运行和农村水利体制改革创新,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靖西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合理反映农业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水权流转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全面推行计量收费,到2020 年,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完善的县(区)率先实现改革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夯实农业水价改革基础。
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加快供水计量设施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建设适宜的供水计量设施。大中型渠灌区全部实现斗口及以下计量供水,末级渠系根据管理需要细化计量单元,扬水站点要计量到泵站出口。地表水大中型灌区在骨干工程与末级渠系产权分界点必须设置供水计量设施,由灌区管理单位负责管理和计量,末级渠系范围内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复核。对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根据灌溉模式、供水条件、管理方式等科学划分计量单元,合理设置计量设施,由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和计量。对于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要因地制宜配套喷灌、滴灌、管灌等节水设施,尚未配备计量设施的要抓紧改造;对于新建的农田水利工程,要同步建设计量设施(牵头:市水利局、配合:市农业局)。
(二)建立农业水权制度。
依据持续利用、留有余量、生活优先、注重生态、市场调剂的原则,确定我市农业各类水源用水量,实行总量控制。按灌溉面积将农业水权分配给各用水户合作组织,有条件的地区分配到用水户,加快实现分水到户、水随地走、明晰水权。(牵头:市水利局、配合:市农业局)
(三)加强水资源调配管理。
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建成大中小型并举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全面提升引蓄灌排能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因水制宜,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的灌水方式和灌溉定额,着力提升用水效率。强化供水计划管理和调度,建立管理科学、精简高效的运行机制,为农业灌溉提供优质服务。(牵头:市水利局)
(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生长期需水量,实施科学精准灌溉。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建立作物生育阶段需水与降水季节分配相吻合的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调控农业灌溉水量。构建与水资源相匹配的农业生产布局,推广雨热同期的农作物种植模式,加快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发展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水药一体化技术,同时积极推广深松整地、覆盖保墒、增施有机肥以及合理施用土壤保水剂等农艺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加强农业节水技术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开展节水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提高农民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意识和技术水平。(牵头:市农业局,配合:市水利局)
(五)创新终端用水管理。
鼓励发展水管单位管理、农民用水自治、专业化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终端用水管理模式。支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规范组建、创新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在供水工程建设管理、用水管理、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所有权,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费用,做好工程维修养护,保障工程良性运行。在确保工程安全、公益属性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和委托管理等方式,搞活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牵头:市水利局)
三、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把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作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完善农业水价政策和制度。分级、分类、分档制定农业水价,规范农业用水定价调价行为。
(一)完善定调价机制。
结合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和用水管理等情况,充分听取和吸收各方面意见,科学合理地制定农业供水价格调整机制。坚持价格调整、利益调节、合理补偿相结合,与财政税收改革、农业综合改革、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相协调,把握调价时机、力度和节奏,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牵头:市物价局、配合:市水利局、市农业局)
(二)合理制定农业用水价格。
按照有关规定认真测算农业供水成本,并综合考虑水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制定农业用水价格。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农业供水价格达到补偿运行维护费用水平,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农业供水价格达到成本水平。充分利用渠系改造节水腾出来的空间等,适当提高农业用水价格。(牵头:市物价局、配合:市水利局、市农业局)
(三)探索实行分类水价。
在农业内部,区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和其他用水用途,区别地表、地下水源,在终端用水环节探索实行分类水价。我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进一步细化分类,统筹考虑用水量、生产效益、区域农业发展政策等,合理确定各类水价。(牵头:市水利局、配合:市物价局市、农业局)
(四)探索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根据定额管理、水权限额、节奖超罚、合理负担的原则,适时对农业用水推行“定额管理、超用加价”等水价改革模式。在明确用水总量封顶的前提下,按照《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导则》(GB/T 29404—2012),区分不同作物和养殖产品,合理制定农业用水定额。充分考虑田间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对超定额用水探索实行累进加价。(牵头:市水利局、配合:市物价局)
(五)完善地下水价格政策。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制定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用水限额,地下水用水成本应高于当地地表水水平,地下水超采区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采补平衡。(牵头:市水利局、配合:市物价局)
(六)分级制定农业水价。
农业用水价格按照价格管理权限分级管理。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实行政府定价,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及社会资本投资的工程实行政府指导价。(牵头:市物价局、配合:市水利局)
(七)加强水费征收监管。
完善水价公示制度,由供水经营者公开用水指标、实用水量、水价标准、水费额度,增强水费征收的透明度,防止乱加价、乱收费。加强水费的使用监督,防止乱挪用、乱开支,切实将水费用在供水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的合理开支范围内。(牵头:市水利局、配合:市物价局、农业局)
四、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一)建立精准补贴机制。
在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与节水成效、调价幅度、财力状况相匹配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重点补贴种粮农民定额内用水,补贴标准根据定额内用水价格与运行维护成本的差额确定。我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农业用水补贴办法,明确补贴环节和方式(牵头:市财政局,配合: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物价局、市烟办、市烟草营销部)。
(二)建立农业用水节水奖励机制。
在保障农业用水有效供给的基础上,通过农业用水绩效考核等办法,探索建立节水奖励基金,根据节水量对采取节水措施、调整生产模式促进农业节水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用水户给予奖励。农田水利资金投入重点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性高、工作有成效的地区倾斜。(牵头:市财政局,配合: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物价局、市烟办、市烟草专卖局)。
(三)多方筹集节水资金。
统筹各级财政安排的水管单位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公益性部分维修养护经费、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维修养护补助、收缴的加价水费、地下水提价收入、高附加值作物或非农业供水利润、水权转让收入、上级补助的专项资金以及社会捐助等,落实节水资金来源,主要用于实施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牵头:市财政局,配合:市水利局)
五、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一)规范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
成立和规范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依法登记注册,作为工程管护、用水管理、协商定价、水费计收等的责任主体,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市民政局,配合:市水利局、市物价局、市农业局)
(二)明晰工程产权。
落实水利部《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水建管〔2013〕169 号)以及《关于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水农〔2014〕287 号)要求,明晰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明确产权移交程序。财政投资形成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县级政府或其授权部门界定工程产权,颁发产权证书,将使用权、管理权移交给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村集体组织、受益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明确管护责任,具备条件的可移交所有权。(牵头:市水利局,配合:市财政局、市农业局)
(三)创新建管机制。
适应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创新组织发动机制、项目管理机制、运行管护机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通过“农民自愿申报,村级平衡公示,群众互相监督,农户自建自管,水利部门统一设计,财政资金监管、确权发证”的建管流程,实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 “民办公助、村民自建自管”创新建管机制,充分调动受益区农民群众参与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牵头:市水利局,配合:市财政局)
六、试点区基本情况
2018年靖西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有2个项目,分另为:靖西市岜蒙水库灌片、靖西朋怀水库灌片。
(一)靖西市岜蒙水库灌片。
工程位于渠洋镇、武平镇和德保县都安乡,工程灌溉覆盖3个乡镇13个行政村即渠洋镇的岜蒙街、古柑村、化城村、龙岗村、坡乐村、渠洋街、塘麻村、同源村、由利村;武平镇弄贴村、大道街;都安乡伏山村、巴荷村。
项目区总灌溉面积有15202.88亩,渠洋镇总共有123组,3899户,灌溉面积7960.07亩;武平镇总共有38组,1200户,灌溉面积4725亩;德保县都安乡有759户,灌溉面积4042.91亩。其中烤烟种植面积:渠洋镇有54户, 1484亩;武平镇有14户,395亩;都安乡有42户,1059.6亩。本次岜蒙水库灌片试点主要针对辖区内渠洋镇和武平镇烤烟面积共1879亩。
1.项目区水源情况。本项目区灌溉水源主要为岜蒙水库,岜蒙水库位于靖西市城西北部渠洋镇旁的岜蒙河上,岜蒙河为三条地下暗河汇流成的地表季节性小何,其下游为龙须河,住入右江。水库距县城23km,有靖西至魁圩公路通过。岜蒙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灭螺、发电、养殖及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集雨面积333k㎡,总库容9228万m3,有效库容6319万m3,死库容452万m3,正常水位时水面面积15500亩;多年平均降雨量1379mm,多年平均来水量22281万m3。
岜蒙水库灌区包括靖西市渠洋、武平、新靖三个乡镇和德保县都安乡,是靖西德保2个县的主要旱片,在建库前该区域内的人蓄饮水都很困难。建库后,先后建成总干渠、干渠和支渠21条,共长144.2km,设计灌溉面积2.5万亩;其中德保县0.4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89万亩。总干渠渠首连接水库坝后电站尾水,经坡郡、安乐、岜蒙街、古现、大光、桥头至排门屯,长15km。渠首水深1.8m,设计过水流量10m3/s,实际过水流量8m3/s。
2.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大部分田间现状渠道主干道基本修建完善,工程设计基本解决项目区灌溉用水,但工程设计田间毛渠配套仍不完善。
(二)靖西朋怀水库灌片。
工程位于靖西市同德乡朋怀村村,距县城20公里。朋怀水库灌片总灌溉面积有22055亩,其中种植烤烟6451亩。
项目主要涉及同德乡9个村、湖润镇3个村,其中意江村433户,农田灌溉面积有1371亩,烤烟面积有1013亩;足表村767户,农田灌溉面积有2522亩,烤烟面积有2107亩;同德村289户,农田灌溉面积有967亩,烤烟面积有261亩;七联村588户,农田灌溉面积有1592亩,烤烟面积有529亩;果老村523户,农田灌溉面积有1928亩,烤烟面积有736亩;罗果村427户,农田灌溉面积有1861亩,烤烟面积有209亩;伏马村331户,农田灌溉面积有1797亩,烤烟面积有625亩;百达村475户,农田灌溉面积有1908亩,烤烟面积有522亩;新民村349户,农田灌溉面积有1946亩,烤烟面积有363亩;峒牌村544户,农田灌溉面积有2525亩,烤烟面积有86亩;峒荷村428户,农田灌溉面积有1900亩;那国村357户,农田灌溉面积有1738亩。
1.项目区水源情况。本灌溉工程水源为朋怀水库,朋怀水库坝址位于靖西市同德乡朋怀村附近,坝址距靖西县城20km,坐落在黑水河一级支流逻水河的上游,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4.4k㎡,水库总库容1370万m3,设计灌溉面积1.1万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灌区范围包括同德乡的意江、足表、同德、百达、七联、果老、伏马、罗果、新民;湖润镇的峒牌、那国等11个村街。总干渠以下分东、西干渠2条和支渠6条,共长68公里。
2.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大部分田间现状渠道主干道基本修建完善,工程设计基本解决项目区灌溉用水,但工程设计田间毛渠配套仍不完善。
七、试点区改革措施
(一)确定农业水权。
1.水权改革主要内容。水权水费改革的指导原则是:“定额供水、计量收费、梯级计价、节约有奖、超用加价、水权可转让”。根据灌区多年的运行实际,对灌区内的受益者以用水者协会为单位分配水权,水权内水量实行低收费,超水权部分实行梯级加价制度。将本次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的农业水费计收方式由现行的按亩收费改为两部制水价收费,同时实行“先费后水”预存模式。
根据《广西百色市靖西市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靖西市年平均需水量3.3亿m3,年平均可供水量3.94亿m3,余水量0.64亿m3。耕地面积50.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5.5万亩,旱地面积25.1万亩),平均农业人口1.0亩。有效灌溉面积25.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9.85万亩,水浇地5.65万亩),农业水资源可分配总量为2.31亿m3。
本试点2个项目涉及靖西市2个镇共24个行政村,设计灌溉面积5.12万亩,则农业水资源可分配量约为4600万m3。
2.核定用水户灌水面积。2018年靖西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个试点工程项目区分别位于岜蒙水库灌片、朋怀水库灌片;本次改革针对岜蒙水库灌片烤烟种植面积1879亩和朋怀灌区烤烟种植6451亩,共计8330亩。
准确核定用水户灌水面积是明晰水权的基本前提。首先由农户申报灌水面积,协会组织开展实地核查,逐户造表建册。在确定灌水面积时,由用水户如实填报承包地、自留地和荒地面积等信息,并以用水户持有的土地使用证为依据。核实无误后,予以张榜公布,确保核定的保灌水面积准确、可靠、详实,为明晰水权,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可靠依据。
3.确定分配水量。2个试点工程项目区用水水源丰富,主要包括项目区地下河、水库等,通过渠道进行供水。项目区需水量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行业取(取)水定额(试行)》桂水水政[2003]59号文的灌溉定额进行测算。
2个试点工程灌溉方式均采用渠灌,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5。
表1 试点项目区农作物需水量及总用水量 单位:万亩、万m3
项目名称 |
作物 |
灌溉 面积 |
净灌溉定额 (m3/亩·年) |
净用 水量 |
现状毛 用水量 |
项目实施后毛用水量 |
备 注 |
靖西市岜蒙水库灌片
|
烟叶 |
0.29 |
180 |
52.2 |
113 |
81.56 |
|
水稻 |
1.5 |
550 |
825 |
1793 |
1289 |
|
|
小计 |
1.79 |
|
877.2 |
1906 |
1370.56 |
|
|
靖西市朋怀水库灌片 |
烟叶 |
0.65 |
180 |
117 |
254 |
182 |
|
水稻 |
2.2 |
550 |
1210 |
2630 |
1890 |
|
|
小计 |
2.85 |
|
1327 |
2884 |
2072 |
|
|
合计 |
|
4.64 |
|
2204.2 |
4890 |
3442.56 |
|
根据表1,本项目实施前、后各用水者协会农作物需水量分别为4890万m3、3442.56万m3,节约用水量1447.44万m3。
4.项目区可供水量。2个试点工程项目区可供水量来源有岜蒙水库、朋怀水库。其中:靖西市岜蒙水库灌片水源为岜蒙水库,水源充足,水库集雨面积333k㎡,总库容9228万m3,有效库容6319万m3,死库容452万m3,正常水位时水面面积15500亩;多年平均降雨量1379mm,多年平均来水量22281万m3。靖西市朋怀水库灌片水源为朋怀水库,水源充足,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4.4k㎡,水库总库容1370万m3,有效库容817万m3,年可供水量2200万m3。
5.项目区水量平衡分析。综上分析:2个项目区水源均为水库,项目区预计年毛用水量3442.56万立方米,水库与当地其他水源相结合基本可以满足片区产业发展用水需求。
6.项目区农业用水量分配。由于本次2个水价综合改革项目的供水水源都是独立供水,2个项目间不存在用水量分配问题,各项目区的用水量分配可根据当年实灌面积及产业结构(项目实施后农作物毛用水量)用进行确定(详见表3.1-2项目实施后毛用水量),并且每年根据当年实灌面积及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1)各项目区水权初始分配。2个工程年可供水量都大于年需水量,水权分配按年需水量进行分配到协会。但为了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农业节水技术(例如滴灌、微喷等技术的推广。),各项目区水权的确定,应根据当年实灌面积及产业结构(项目实施后农作物毛用水量)用进行确定,并且每年根据当年实灌面积×产业结构各农作物用水定额进行调整。2018年各项目区的水权确定如下表:
表2 2018各项目区水权确定表
序号 |
项 目 |
万m3/年 |
备注 |
1 |
靖西市岜蒙水库灌片 |
1370.56 |
每年根据当年实灌面积及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
2 |
靖西市朋怀水库灌片 |
2072 |
(2)各户(片区)水权初始分配。靖西市岜蒙水库灌片、靖西市朋怀水库灌片,各户(片区)水权的确定应根据当年每户(各片区)实灌面积×产业结构各农作物用水定额(项目实施后农作物毛用水量)用进行确定,水权的确定由项目区用水者协会自行分配。
发放水权证,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由靖西市水利局分配到岜蒙水库管理局和朋怀水库管理所,再由协会分配到户或者各片区。明晰各用水者协会的权利与义务,并由靖西市水利局发放水权证。水权证是用水享有水资源使用权的有效证件,由靖西市水利局监制,详细规定了持证人拥有的水权标的、行业用水定额,并由基层水管单位及时记载用水量和水量流转情况。
(二)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1.供水成本测算。本次试点项目区内的农业供水价格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农业末级渠系水价管理的通知》、《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算规范(试行)》(水财经【2007】470号)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末级渠系水价测算导则(试行)》等有关规定规范进行测算。靖西市岜蒙水库灌片、靖西市朋怀水库灌片,渠道配套未有计量设备,供水价格按亩计收。
由于试点项目由岜蒙水库管理局和朋怀水库管理所管理,农业供水水价为末级管网水价,各项目区供水价格测算结果如表3.1-5(各项目区供水成本测算详见附件一)。
表3 2018各项目区供水价格表
序号 |
项 目 |
供水价格 |
备注 |
1 |
靖西市岜蒙水库灌片 |
54元/亩年 |
|
2 |
靖西市朋怀水库灌片 |
54元/亩年 |
2.农民水费承受能力调查。2个试点项目区属于水量比较充足的区域,但是项目区只种植水稻、烟叶、玉米、甘蔗等耐旱作物,作物种植结构单一,产量低,经济效益低下。项目区需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有的试点项目区已经土地流转招商引进种植大户或企业大规模种植葡萄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其余的平地有待全面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葡萄、西红柿、柑橘等高经济效益作物,促进农民增收。
(1)农作物收益测算。根据靖西市最近几年农业种植成本和市场价格分析,该项目区农民农作物收益情况详见表:
表4 靖西市岜蒙水库灌片、靖西市朋怀水库灌片农作物生产成本与收入表
作物种类 |
生产成本(亩) |
产出(亩) |
纯收益(亩) |
备注 |
|||
成本项目 |
费用(元) |
合计 |
产量(吨) |
产值(元) |
|||
烟叶 |
农用物资 |
360 |
2515 |
0.145 |
3350 (23.12元/kg) |
835 |
|
燃料费用 |
280 |
||||||
其他(土地成本和专业化服务费) |
600 |
||||||
人工(家庭用工) |
637.5 |
||||||
人工(雇工) |
637.5 |
||||||
水费 |
165 |
(2)测算农民水费承受能力。根据2013年8月14日财政部办公厅以及水利部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印发〈2013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和下达资金补助指标的通知》(财办农〔2013〕60号)中以水费占亩均产值的比例或占亩均纯收益的比例为依据(水费占农业产值5%-8%,占纯收益10%-13%)作为农民水费承受能力的测算标准是可行的,测算农民水费承受能力。在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取比例的下限比较合理。
①测算方法。以水费占亩均产值5%、亩均纯收益10%测算农民水费承受能力范围。
②根据现场基础数据收集。测算农民水费承受能力一般要收集当地灌溉定额、亩均农业产值、亩均农业纯收益数据。
包括灌区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田间灌溉方式和复种指数综合确定。灌溉定额参考同类地区确定。亩均产值、亩成本、亩均纯收益根据作物种植制度和复种指数综合确定。已对灌区内各种作物的成本、收入进行入户调查,同时借鉴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相关数据。
③农民水费承受能力分析。根据本县实际情况测算不同作物水费承受力。具体见计算分析表5:
表5 靖西市岜蒙水库灌片、靖西市朋怀水库灌片农民水费承受能力分析表
作物 |
承受能力分析(元/亩) |
承受力 (元/亩) |
|||||
亩水费占产值的比例 |
亩水费占纯收益的比例 |
||||||
亩产值(元/亩) |
比例 |
可承受水费(元/亩) |
纯收益(元/亩) |
比例 |
可承受水费(元/亩) |
||
烟叶 |
3350 |
5% |
83.5 |
835 |
10% |
393.5 |
54 |
|
|
|
|
|
|
|
|
(3)项目区农民水费测算成果。经过测算,项目区的农业供水终端水价在农民水费承受能力之内。
(4)供水价格确定。
①两部制水价。根据本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和有关各方专家和代表的综合意见,并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2004年联合颁布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本试点项目区试行两部制水价。
②基本水价。根据测算及经过现场踏勘,实地了解农民用水户的意愿,并与项目区内农民用水者协会协商确定后,本次试点项目区开始试行的农业基本水价如下:
表6 各项目区农作物供水价格
项目名称 |
项目实施后 毛用水量 |
净灌溉定额 (m3/亩·年) |
供水单价 (元/ m3) |
供水价格 (元/亩) |
靖西市岜蒙水库灌片 |
烟叶 |
180 |
0.3 |
54 |
靖西市朋怀水库灌片 |
烟叶 |
180 |
0.3 |
54 |
根据以上供水成本测算,基本水价能够满足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成本,确保工程的良性发展。
③超定额累进加价。为了进一步鼓励节水,遏制浪费,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对超出定额用水的累进加价收取水费,用水超过定额20%以内的,超出部分按终端水价的1.5倍收取,用水超过定额20%以上的,超出部分按终端水价的3倍收取。
④水费征收及管理。经以往其它省市的经验以及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农业水价制定以后,农业水费计收就成为用水协会和农民用水者最容易产生不同意见的环节,也是最费精力的工作。农业水费计收如果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总体进展。所以做好这个环节是水价改革的重中之重。
用水计量,本次2个试点项目中靖西市岜蒙水库灌片、靖西朋怀水库灌片以渠系终端水表作为收取水费的计量依据,分户计量。
水量的确认,为了减少纠纷,农民用水者协会应按照事先约定的程序确认水量,因为供、用水量的确认直接涉及到水费计收的数额。
八、资金措施
(一)资金来源。
靖西市2个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投资资金全部由财政支出。
(二)资金测算。
表7 各管理单位建设费用明细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单价(元) |
总额(元) |
6 |
档案柜 |
套 |
3 |
1000 |
3000 |
7 |
办公文具 |
套 |
2 |
1000 |
2000 |
12 |
制度上墙 |
套 |
1 |
5000 |
5000 |
14 |
宣传费 |
项 |
1 |
10000 |
10000 |
小计 |
|
|
|
20000 |
项目区两个管理所需建设经费为4万元。
九、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
1.农业水价改革后,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有利引进各种养殖企业和大户,带动灌区种植业、养殖业健康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和提高灌区农民的生活水平,带动农民奔小康。
2.增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服务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靖西市的农业经济发展。
3.彻底改变灌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业增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4.水权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农业生产引进滴灌、微喷等科学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肥一体等先进生产技术,大大解放农村劳动力。
5.农业水价改革后,可大大减少灌区内的用水纠纷,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生态及环境效益。
本工程项目实施后,项目的管理体制完善,运行高效正常,工程效益得到正常发挥,灌溉水源有了保障;大大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加灌溉面积,灌溉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对灌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原来的低产值作物调整为高产值作物;高产值作物主要以果类为主,有利于灌区环境的绿化和水土保持,从而促进灌区的生态繁衍进入良性循环。同时,灌溉条件的改善使灌区的土壤水分含量充足,原来荒坡荒地的植被得到改善,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灌区内的小气候,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灌区的生态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这表明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是显著的。
十、实施安排
按照先规范化建设农民用水组织,再进行末级渠系节水改造,最后进行农业水价改革,实行终端水价制度的顺序,科学制定综合改革的实施计划,严格按照实施计划开展改革工作。
(一)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成立(2018年7月)。
本项目拟岜蒙水库管理局和朋怀水库管理所拟于2018年7月前完成。
(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编制(2018年7月)。
2018年7月31日前上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并完成方案审查,并根据审查修改意见进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修改。
(三)明晰农业初始水权、启动工程建设(2018年8月)。
2018年8月初,试点区完成用水合作组织组建,明晰农业初始水权,起动工程建设。
(四)水价核定阶段(2018年8月)。
按照合理补偿供水成本、费用的原则核定;末级渠系水价实行政府指导价下的农民协商定价,或由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农民协商确定后,报有关部门备案。
(五)工程实施建设阶段(2018年9月)。
根据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开展各项工程建设工作。
(六)总结评估阶段(2019年4月)。
十一、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确保靖西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必须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实施工作作为我县一项主要工作来抓,成立靖西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领导小组,组长由靖西市市长亲自担任,靖西市分管水利副市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有市发展和改革局、水利局、财政局、民政局、农业局、物价局、国土局、林业局、岜蒙水库管理局、朋怀水库管理所等局(办)等部门领导以及有关项目各有关部门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搞好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实行部门分工负责。
(二)政策保障。
市人民政府已于2016年2月出台了《靖西市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确权办法》等指导性文件,于2016年8月出台《靖西市农业水价改革方案》,明确农业水价改革的基本思路、途径及方法。今后也将相续出台水权制度、水价制度、工程运行维护制度等相关政策,为全面推进靖西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宣传引导。
加强水情教育,向用水户广泛宣传基本水情,让用水户树立节水观念和节水意识,提高用水户有偿用水、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促进树立节水减排意识。广泛宣传改革的意义,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海报等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宣传报道,宣传我县水资源形势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让用水户切实看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带来的节水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实际效果,赢得群众拥护和支持,提高用户有偿用水、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形成广泛支持、关心参与。